影响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蜱传疾病是由 蜱叮咬传播的传染因子(病毒,细菌,原生动物)引起的。截至2016年,已发现16种人类蜱传疾病,包括莱姆 病, 土拉菌病, 巴贝虫病 和 落基山斑疹热。
内蒙古的一组患者可能代表了第一例人类新发蜱传播疾病--Anongshan病毒(ALSV)stylechina.com。ALSV的描述以及相关病例最近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ALSV属于黄病毒科的jingmenvirus组。该组的第一名成员于2014年被描述并命名为 荆门蜱病毒 (JMTV),因为它是从中国荆门的蜱虫中分离出来的 。
2017年,一名42岁的女性(指数患者)被送往内蒙古医院,患有头痛,发烧和蜱叮咬病史。该女性表现出蜱传脑炎病毒或TBEV的迹象,但根据该研究的作者,“TBEV RNA和针对TBEV的抗体均未被检测到。”
总共有86名患者最终被确定患有类似症状。患者感染了未知的分段RNA病毒,作者将其命名为ALSV。没有死亡,所有患者都通过支持治疗和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的使用而康复。然而,86例(35%)患者中有30例出现昏迷,这表明ALSV可导致严重疾病。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ALSV可能是以前未知的发热性疾病的原因,应该进行更多的研究来确定这种疾病在当前识别领域之外的地理分布,”作者总结道。作者指出,这种疾病仅在中国北方的内蒙古自治区发现,并由Ixodes persulcatus ticks 携带。该地区的蚊子也据称也携带这种疾病。目前尚不清楚患者是否仅从蜱或蚊子中获得疾病。
新一代测序等新技术大大加快了在各种主机中发现新病毒的速度。来自加尔维斯顿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院的专家在一篇相关评论中写道:“ALSV的性质是黄病毒科的一种独特的病毒,具有广泛分布的载体,应警告我们它的潜力。”
除了淮阳山半阳病毒(原 SFTS病毒)和 无形体血统外,ALSV只是中国最近发现的新发病原体之一。会有更多。专家们指出,了解疾病的出现和缓解疾病暴发的一种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是对人群进行主动,实时的监测。
在蜱季高峰的夏季,建议每天检查蜱虫,特别是在手臂,耳朵内部,肚脐内侧,膝盖后面,腿部之间,腰部周围,以及在户外后不久,发际线和头皮和淋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