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首页
时尚 | 生活 | 工具 | 诗词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自然科学 详细信息
我们正处于气候变化的转折点。但报告称,大多数国家仍在选择矿物燃料而不是清洁能源
2020-12-03    阅读量:31382    新闻来源:互联网     |  投稿

我们正处于气候变化的转折点。但报告称,大多数国家仍在选择矿物燃料而不是清洁能源 中网时尚,stylechina.com

一份新的报告发现,世界各国政府正处于塑造气候未来的“关键时刻”,但在未来十年中,它们正在生产过多的化石燃料。


为了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华氏2.7华氏度)(科学家称这将避免气候变化的最灾难性影响)的影响,从现在到2030年,各国每年需要将化石燃料的生产减少6%。 2020年生产差距报告。

相反,各国有望实现每年2%的增长。

而且,随着各国政府向经济注入大量资金以从冠状病毒大流行中恢复过来,它们冒着通过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化石燃料行业(例如电力,航空和汽车制造业)将世界锁定在气候灾难中的风险。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ISD),海外发展研究所(ODI),E3G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最新分析。

SEI科学家,该论文的合著者Ploy Pattanun Achakulwisut说:“目前,我们正处于关键时刻。尽管今年全球化石燃料产量将急剧下降,但政府的行动和恢复措施已准备好影响我们的气候未来。”报告。

“他们要么恢复到Covid之前的生产水平,从而锁定严重的气候破坏,要么可以为化石燃料生产的有计划的缩减创造条件。”

化石燃料生产与气候目标相差多远?

去年的第一份生产差距报告发现,到2030年,各国政府预计将使化石燃料的生产量比科学家所说的使地球变暖1.5°C(2.7°F)所允许的多120%,比我们可燃烧的多50%将温度保持在2°C(3.6°F)。这些数字今年保持不变。

该报告检查了未来化石燃料生产的计划是否符合减少排放热能气体排放的全球承诺。

调查结果表明,许多国家的行动与他们的言论不符。尽管有人说他们计划减少排放,但许多人仍在投资于新的化石燃料项目。

今年,包括美国,日本和韩国在内的几个主要污染国家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中国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该报告发现,从现在到2030年,全球煤炭产量将每年下降11%,同时石油产量每年下降4%,天然气开采每年下降3%。


大流行给世界提供了解决气候危机的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将要浪费它。

Covid-19的锁定措施已导致今年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的短期下降,但大流行性复苏资金正在不成比例地支撑着全球化石燃料行业,而不是清洁能源。

G20成员国政府已通过Covid-19措施向负责化石燃料生产和消费的部门承诺了超过2,330亿美元。报告发现,相比之下,清洁能源项目的投资额约为1500亿美元。

报告强调了一些积极领域,例如加拿大承诺减少碳排放和清理油气井的18亿加元承诺,但其他刺激措施无条件地支持了没有社会或环境条件的化石燃料生产。

根据该报告,其中包括阿根廷对化石燃料进口的减税,加拿大Keystone XL管道的股权和贷款担保,印度政府对煤炭开采收入的回扣,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临时税收减免方案挪威的石油工业,石油和天然气使用费的降低以及美国环境法规的削弱。

“这是从子孙后代借来的钱。如果我们对这笔钱的投资方式不完全了解,并且继续投资化石燃料,我们将不仅给我们的孩子们提供一个情况更糟的气候,而且也会浪费钱。”环境署气候变化次级方案协调员尼古拉斯·黑格尔伯格说。

太阳能可能是“新国王”  随着全球电力需求的增长

随着全球电力需求的增长,太阳能可能成为“新国王”

为了实现《巴黎协定》规定的气候目标,该报告的作者说,政策制定者必须扭转这一趋势。他们说,世界正处于一个转折点,随着国家的复苏和重建,政府的选择是进一步将社会和经济锁定在高碳体系中,或者“重建更好”,朝着更健康,更具弹性的未来迈进。 。

作者提出了一些控制生产的政策选择,例如终止政府对化石燃料的补贴,限制生产以及确保刺激资金用于绿色投资。

该报告还提出了世界如何公平地摆脱化石燃料并最大程度地减少社会破坏的现象。其中包括支持受脱碳影响的工人和社区,并提供工作保障,培训,教育和社会保护。

环境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在一份声明中说:“今年毁灭性的森林大火,洪水,干旱和其他正在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强烈提醒我们为什么必须成功解决气候危机。”

“当我们寻求在Covid-19大流行之后重启经济时,对低碳能源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将有利于就业,经济,健康和清洁空气。”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网风格,stylechina.com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客服邮箱:23341571@qq.com | 客服QQ:23341571
全站地图 | 二级目录 | 上链请联系业务QQ:23341571 或 业务微信:kevinhouit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