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疾病名为眼睑黄色瘤,好发于30岁至50岁青中年人,偏好女性,会给患者造成美观上的困扰,严重时还会影响患者的自信心和正常社交。它的特征表现为皮肤黄色样扁平斑块,最常见于内眼角附近的眼睑,上方比下方更多见,也可累及全周眼睑。该病病灶呈对称分布,可以单发或者多发,呈结节样或者扁平样,质地可为软、半实质性或者钙化中国风格网stylechina.com。
眼睑黄色瘤的发病可能与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障碍、糖尿病以及药物使用等有关,其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环孢霉素、甲氰咪胍、雌激素、某些抗高血压药、类维甲酸、抗癫痫药、合成代谢类固醇、它莫西芬等药物可能会对发病造成影响。还有可能与饮食有关,如过多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和酒精的摄入等。该病也可见于血脂正常但高密度脂蛋白较低的人群。
眼睑黄色瘤是良性疾病,不会影响眼睑功能。它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激光、射频等。但是对于多发或者范围较大的黄色瘤,这些方法创伤较大,治疗后往往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疤痕,并可能出现眼睑外翻、色素沉着异常、肉芽肿形成等并发症。也有些医疗单位尝试冷冻、化学药物剥脱等方法,但效果不太理想。还有些医疗团队尝试了局部注药的方法,有望给患者带来新的美容选择。
此外,鉴于眼睑黄色瘤有可能与全身情况相关,在局部控制瘤体的同时,也不应忘记检查全身血脂、血糖、甲状腺功能等。平时生活中,注意清淡饮食、适度运动,控制血糖血脂和全身慢性疾病,合理服用药物,保持健康生活,这些都会对眼睑黄色瘤的治疗和控制有所帮助。
作者:复旦大学医学院博士韩宜男
印度研究人员最近报告说,他们新合成25种喹啉衍生物,在用实验室培育癌细胞系进行的测试中,它们表现出强大的抗癌活性。
据《印度教徒报》近日报道,这25种新型喹啉衍生物由印度化学生物研究所设计并合成,针对它们抗癌功效的实验由印度科学培育协会完成。
研究人员说,新型喹啉衍生物抗癌机制与现有的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类药物类似,但它们具有更强的杀灭癌细胞能力。
拓扑异构酶1是一种对脱氧核糖核酸(DNA)复制至关重要的基础酶。它可与DNA分子结合形成一个复合物并裂解DNA的一条链,使DNA分子从螺旋状展开。当DNA分子展开后,拓扑异构酶1会重新加入被裂解的DNA链使其修复并复制。
癌细胞增殖能力远超健康细胞,其中产生的拓扑异构酶1数量也远超正常细胞,因此拓扑异构酶1可与DNA分子形成更多复合物。现有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类抗癌药物具有捕获上述复合物能力,会减少修复被裂解DNA链的拓扑异构酶1的数量,使癌细胞复制受影响并死亡。但现有药物只能短暂困住这种复合物,易被体液清除,约20分钟内断裂DNA链就会被修复。
研究人员用实验室培育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和结肠癌等细胞系,对新合成化合物抑制拓扑异构酶1活性和杀死癌细胞效果进行测试。结果显示,25种喹啉衍生物对拓扑异构酶1均表现出类似抑制功效,可将拓扑异构酶1与DNA分子形成的复合物困住长达5个小时,抑制拓扑异构酶1功效明显好于现有药物。
“我们(合成)化合物特点是,当拓扑异构酶1和DNA处于分离状态,化合物不会与它们发生反应或结合。只有拓扑异构酶1与DNA形成复合物后,它们才与复合物结合。因此我们设计的化合物可被视为靶向治疗(药物)。”参与研究的阿林达姆·塔卢克达尔博士说。
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医学化学杂志》上。印度化学生物研究所和印度科学培育协会已在印度为所有25种喹啉衍生物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