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首页
时尚 | 生活 | 工具 | 诗词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未来展望 详细信息
增强的原发性肿瘤渗透性有助于在全身注射后抑制肿瘤转移,从而将纳米颗粒排入淋巴结
2020-08-28    阅读量:30576    新闻来源:互联网     |  投稿

癌细胞从原发肿瘤中脱离出来并在其他部位形成肿瘤的转移使许多癌症患者的预后恶化。


淋巴结-遍布全身的免疫系统的腺体-通常是行进细胞的第一个目的地。


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策略,可以在淋巴结转移至其他部位引起癌症之前,将其靶向进行销毁。他们在ACS Nano中报告了他们的结果。


增强的原发性肿瘤渗透性有助于在全身注射后抑制肿瘤转移,从而将纳米颗粒排入淋巴结 中网时尚,stylechina.com


患者被诊断出癌症后不久,通常会进行淋巴结活检以确定他们的癌症是否已经扩散。


但是,这种手术过程会引起疼痛,感染和其他问题。研究表明,癌细胞主要通过称为淋巴管的微小血管从肿瘤扩散到特定的淋巴结,淋巴管携带免疫细胞和液体,而不是血液。


因此,可以注入血液,进入肿瘤然后通过淋巴管的治疗方法可以治疗转移灶。


李洪军,杜晋智及其同事以前已经开发出一种名为iCluster的纳米颗粒输送工具,该工具可以通过血流传播到肿瘤。


它是一大簇纳米粒子,而肿瘤的酸性环境导致iCluster分解成较小的成分,可以深入肿瘤并进行化学治疗。


但是研究小组想知道,这些较小的纳米粒子是否还能穿过将肿瘤连接至淋巴结的淋巴管。


为了找到答案,Li,Du及其同事将iCluster注射了带有红色染料的iCluster到移植了肿瘤的小鼠的血液中。


通过荧光成像,他们观察到携带化疗药物顺铂的小纳米颗粒确实可以穿过淋巴管,从肿瘤到达相邻的淋巴结。


在另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用iCluster在转移前对患有原发性肿瘤的小鼠进行了治疗,几天后,通过手术切除了原发性肿瘤,这与对癌症患者的治疗类似。


110天后约40%的治疗小鼠仍存活。与未经治疗的小鼠相反,它们均在手术后51天内死于转移。


然后,研究小组在已经转移的小鼠身上测试了这种疗法。经iCluster处理的小鼠寿命更长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网风格,stylechina.com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客服邮箱:23341571@qq.com | 客服QQ:23341571
全站地图 | 二级目录 | 上链请联系业务QQ:23341571 或 业务微信:kevinhouit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