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国际市场现货成交依然乏善可陈,巴基斯坦和越南对低价巴西棉稍有些兴趣,但成交非常困难。孟加拉国纺织厂忙着为前期合同开信用证,但过程非常缓慢。各国都在抱怨纱线市场行情不佳,纱线价格并没有跟随ICE期货上涨,中国对进口纱的需求也十分低迷。

棉花市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中国以外地区的供应实在太多,北半球即将有大量新棉上市,印度CCI持有200万吨库存,还有3500万包即将收获的新棉。巴西有200万吨新棉需要出口,而陈棉还有一半没卖出去。东非和西非棉有大量棉花在途或者在港口积压。所有这些棉花现在都无人问津。
澳棉基差依然高高在上,随着ICE期货的上涨,许多非美棉的基差都在回调,如巴西棉、西非棉和印度棉,澳棉SM 1-5/32的基差回落到1700点,也有1550-1600点的报盘。现在纱厂的生产越来越转向低支,精梳纱的需求越来越不给力,纱厂都在寻找价格便宜的棉花。
ICE期货会根据美棉出口情况动态变化。现在美棉供应调减,而且是唯一能够大量卖到中国的棉花。如果这种情况继续,ICE期货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美国股市上涨和得州天气继续高温干燥对市场有利,但得州南部出现降雨的消息还是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短期来看,7月20-24日美国得州西部的极端高温和干燥天气对市场有支撑。
美棉出口周报越来越令市场关注。虽然近期中国一直积极采购美棉,但中美关系一再转差让市场对美棉出口前景愈发担忧。目前,中国是本年度美棉第二大买主,但长期看似乎形势不太乐观。美国在疫情和香港的问题上死死揪住不放,而且在南海问题上愈发嚣张,中美协议能否顺利执行成了很大的疑问,因此,美棉出口周报就成了中美关系的晴雨表。
美国期货经纪公司分析认为,3月份以来中国一直是美棉的重要买家,如果没有中国的采购,ICE期货价格可能仍接近50美分。虽然供应方面的担忧依然存在,但棉花需求依然远远不足,加上中美关系紧张,正在对市场造成不利影响。
7月15日,在投机多头继续平仓和空头的打压下,ICE棉花期货连续第三天收低,12月合约收于62.13美分的近两周低点。观察家认为,中美关系紧张导致美元指数下跌。民调显示,现阶段美国民主党候选人支持率领先也对美元不利。总体来看,美元走弱对美国农产品出口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