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首页
时尚 | 生活 | 工具 | 诗词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商业领袖 详细信息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文旅新探|三峡石宝寨:“江上明珠”古韵深长
2025-11-29    阅读量:29892    新闻来源:互联网     |  投稿

  从重庆顺江东去,过忠县县城32公里的长江北岸,有一块70多米高的巨石临江耸立,其四壁如削,像一方硕大无比的玉印。巨石正面,依崖建有十二层塔型楼阁,绿瓦红墙,飞檐展翼,甚为壮观,这就是著名的“江上明珠”——石宝寨。

  石宝寨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至同治年间多次扩建维修,主体建筑寨楼为木质穿斗结构,楼高九层,楼首七间,向上逐层缩减,至顶仅有一间,是一座巧妙利用天然地形的典型山水建筑。作为我国现存唯一且最高的非独立式木结构建筑,石宝寨为中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和佐证,于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石宝寨全景。成庆 摄

  步入寨楼,沿着古老的木阶拾级而上,可以看到古人打孔穿石立柱留下的痕迹,每层楼的石壁上还保留着题咏。登上寨楼顶部极目远眺,江水如带,碧波荡漾,船只缓缓驶过,与青山相映成趣。

  “据考证,石宝寨最初由民间乡绅自发组织修建。”忠县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秦宗琼说,其总体布局依山就势,局部处理灵活巧妙,运用榫卯结构,依靠木材间的精密咬合实现稳固连接,整座寨楼无一根铁钉。这种结构既符合力学原理,又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被誉为中国南方民间建筑的一个典型代表。

  随着三峡工程蓄水后水位上升,石宝寨一度面临被淹没的命运。由于其所承载的独特历史文化底蕴,国家有关部门将石宝寨列为三峡库区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之一,从保护文物及自然景观的基础出发,在不影响山体稳定性的前提下,经过多轮论证,对石宝寨寨楼一侧实行围堤保护,背江一侧进行贴坡保护,先后投入大量资金修筑围堰,工程于2009年全面完工,使古寨避免了被江水淹没。

  昔日的石宝寨屹立江畔,寨楼独具匠心的艺术造型与玉印山相得益彰;今天的石宝寨四面环水,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浩瀚的长江之上。近年来,忠县对石宝寨开展系列提档升级工程,整治寨内环境、加固连接索桥,保护文物本体安全,同时积极挖掘石宝寨历史文化故事,让自然、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江上明珠”展现出新的独特风采。

  图为石宝寨寨楼顶部景观。成庆 摄

  去年5月,连接石宝寨与忠县城区的忠石旅游快速公路建成通车,打通了石宝寨与周边多个景区的交通脉络,推动了沿线旅游产品“串珠成链”。“不仅缩短了旅途时间,还可以欣赏高峡出平湖的沿途风景,感受更好的出行体验。”从山东来忠县旅游的游客张海明说。

  “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汉服巡游·梦回华裳、公益讲解·探秘古寨等沉浸式体验活动,让文物‘活’在互动里,开发10余项文创产品,同时引入儿童画专题展等,让文物‘立’于场景内。”石宝寨景区项目部经理范静说,景区今年累计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同比增长约七成,总经营收入同比增长约四成,实现了游客体验与经营效益双提升。

  策划:李欢

  记者:周闻韬

  视频制作:赵军、吴建华

  海报制作:陈亮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重庆分社联合制作

【责任编辑:王坤朔】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网风格,stylechina.com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客服邮箱:23341571@qq.com | 客服QQ:23341571
全站地图 | 二级目录 | 上链请联系业务QQ:23341571 或 业务微信:kevinhouit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