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首页
时尚 | 生活 | 工具 | 诗词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商业领袖 详细信息
国宝画重点·故宫百年|万众同心共护国宝周全
2025-11-29    阅读量:29892    新闻来源:互联网     |  投稿

故宫博物院肇建百载春秋

藏品体系不断充实丰富

文物修复技术继往开来

宫殿修缮理念日益完善

在“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

特展

第二单元“百年传承”展厅

灯光温柔笼罩着一件件历经岁月洗礼的国宝

在这里

每一件文物背后

都藏着“护宝人”的故事

它们共同勾勒出

故宫百年间万众同心护国宝的动人图景

 

目前

故宫博物院拥有

国内面积最大

功能门类最完备

科研设施最齐全

专业人员数量最多的

文保修复部门

其修复内容涵盖众多门类文物

文物修复师们力求

延续文物生命、还原历史信息

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刚出土的青铜蟠蛇纹卣

残缺的部分碎成130余片如蚕豆大小的碎片

器物有变形、扭曲

以及腐蚀、断裂等问题

文物修复专家严格遵守

“有效地最小干预”原则

制定了

以整形、拼对、焊接、粘接、补缺和做色

为主要步骤的修复保护方案

历经近一年的时间

将破损极为严重的青铜卣基本修复完好

 

铜镀金仙猿献寿麒麟驮钟

整体铜镀金

共分三层

是1780年广州粤海关

为乾隆皇帝七十寿辰进贡的寿礼

此钟的独特之处在于底层既能旋转

又可前后移动转花

这在故宫所藏的钟表里是独一无二的

 

故宫博物院所藏钟表不仅外观华丽

其内部结构亦十分复杂

若长久失修

就会导致构件破损、锈蚀、缺失

在修复钟表时

需将其各部件逐一拆解与彻底清洗

并对问题所在加以处理

 

制于唐代的大圣遗音琴

之所以至今仍灿然生辉

离不开修复师化腐朽为神奇的匠心妙手

此琴曾长期弃置于养心殿南库的一个角落

1925年

清室善后委员会入宫点查文物时

登记为“破琴一张”

1947年

经王世襄先生发现并鉴定为唐琴

又经古琴家管平湖精心修理

遂成为传世唐琴中较完整的一件

 

大圣遗音琴属神农式形制

琴面以桐木斫成

具有唐琴宽大圆摆、浑厚温润的典型特征

以指叩琴背

音坚松有回响

按弹发音清脆

饶有古韵

 

民间捐献是故宫文物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正是万众同心护国宝的生动体现

父戊舟爵

是晚商青铜爵

流与柱上分铸铭文构成完整内容

在爵中十分少见

流侧铸铭文三字“父戊舟”

左柱外铸有铭文两字“作尊”

“尊”既指一种盛酒器

又是对酒礼器的统称

1951年

此爵由黄镜涵先生捐献给故宫博物院

 

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图册

分别摹绣洗马、瑞鹿、仕女、鹑鸟

和葡萄松鼠、扁豆蜻蜓

花溪渔隐等宋元画题

以细如毫发的丝线

充分表现出笔墨的枯润

笔锋的藏露和线条的圆折等绘画技法

极其成功地再现了原作的气韵

韩希孟的刺绣作品享有“画绣”之誉

1960年

此册由关瑞梧女士捐献给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2002年

经国务院批准

故宫博物院启动自建院以来规模最大

历时最久的整体修缮保护工程

宫殿修缮理念日益完善

这具长春宫烫样

范围包括长春宫及其东、西配殿

体元殿和中心凉棚

凉棚为五开间

上檐设有两个卷帘

上层是防雨油布

下层则是卷箔

放下卷帘可避暑防尘

 

烫样是明清建筑工程中等制作的建筑模型

保护烫样对故宫古建筑的修缮起到很大帮助

长春宫凉棚早已散佚

但通过这具烫样

我们可以了解到

清代皇宫夏季防暑的具体措施

 

故宫的百年

是文物保护的百年

更是万众同心的百年

展览中的

每一件文物

每一个故事

都在诉说着故宫百年间的护宝初心

 

百年大展仍在继续

而故宫的护宝之路从未停歇

正如那些修复后的文物、捐献的珍宝

与坚守的古建筑所昭示的

唯有万众同心

方能让国宝跨越岁月、生生不息

策划:胡国香

主创:邱星翔、王宇轩

记者:杨湛菲

 

学术指导:故宫博物院

 

【责任编辑:王坤朔】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网风格,stylechina.com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客服邮箱:23341571@qq.com | 客服QQ:23341571
全站地图 | 二级目录 | 上链请联系业务QQ:23341571 或 业务微信:kevinhouit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