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首页
时尚 | 生活 | 工具 | 诗词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生活风格 详细信息
专家解读胰腺癌防治:早期识别、科学筛查
2025-11-21    阅读量:29892    新闻来源:互联网     |  投稿

11月20日是“世界胰腺癌日”。胰腺癌因早期隐蔽、进展快,令不少人谈之色变。如何预防胰腺癌?如何进行早期筛查?当下胰腺癌的治疗有哪些进展?记者采访医学专家,从早期识别、科学筛查等方面,全方位解读胰腺癌防治。

“胰腺癌早期难以发现,主要是因其位置隐蔽且症状易混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虞先濬解释,胰腺癌早期难以发现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是胰腺位于腹腔深部,常规体检的超声检查容易漏诊;二是缺乏早期典型症状,很多患者早期无任何症状,即便有症状也常被误以为是胃肠或肝胆疾病。

专家提示,四个胰腺癌早期警示信号要注意:中上腹饱胀不适可能并非胃肠疾病;腰背部酸痛不一定源于骨科问题;眼睛发黄需警惕而非仅考虑肝炎;中年后突发血糖增高未必是单纯糖尿病。这些症状易被“混淆”忽视,需要引起重视。

在筛查方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主任医师吉顺荣建议,普通人群每年应进行肿瘤标志物和腹部B超检查。对于有肿瘤家族史、慢性糖尿病、胆胰系统慢性疾病等高危人群,除肿瘤标志物检查外还建议增加上腹部薄层增强CT进行精准筛查。

吉顺荣说:“由于胰腺位置较深,且微小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密度差异小,普通腹部超声对微小病灶的检出率有限。增强CT能清晰呈现胰腺的细微结构。”他还澄清了一个常见误区:并非所有长在胰腺上的肿瘤都是胰腺癌。除了常见的胰腺导管腺癌外,还有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类型,它们在生物学特性和治疗方式上都存在本质区别。

在胰腺癌的治疗进展方面,虞先濬表示,“机器人、腔镜手术已在临床应用,一定程度上,能尽可能减少创伤,提升患者术后恢复速度。”除手术微创化,诊疗理念也持续突破。虞先濬介绍:“通过CA199筛选可鉴定胰腺癌亚群,开展术前新辅助治疗实现个体化诊疗。”技术的进步,将最大限度为胰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在预防方面,专家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首先,改善生活方式,远离“烟酒伤害”;其次,优化饮食结构,遵循“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原则,避免过量摄入红肉和高热高脂饮食;第三,管控基础疾病,筑牢“健康防线”。慢性胰腺炎、肝胆系统疾病、糖尿病等若控制不佳,可能成为癌变的“催化剂”。

专家们认为,通过提高公众健康素养,结合早期识别、规范筛查和先进治疗,胰腺癌的防治水平将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应调整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参与筛查。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网风格,stylechina.com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客服邮箱:23341571@qq.com | 客服QQ:23341571
全站地图 | 二级目录 | 上链请联系业务QQ:23341571 或 业务微信:kevinhouit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