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首页
时尚 | 生活 | 工具 | 诗词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精神健康 详细信息
从奥地利到世界:薛康借双宝文化激活四川文旅融合新动能
2025-11-11    阅读量:29892    新闻来源:互联网     |  投稿

当地时间11月4日至6日,奥地利维也纳欧洲时报中国文化中心内,由四川省中华文化学院组织的“锦绣天府・安逸四川”中华文化展演活动温情上演。

四川省中华文化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夏鞍宁,中国驻奥地利共和国大使馆领侨处主任刘洋,欧洲时报中国文化中心负责人宣绚,中国双宝文化学者、摄影艺术家、成都大学中国双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薛康,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油画艺委会主任、四川省古玩收藏协会会长林跃,全球经济发展论坛创始人、全球经济发展合作促进会主席桂汉峰,奥地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司良信,奥地利川渝总商会会长王小容等出席开幕式,当地社会各界华人华侨、国际友人代表参加相关活动。

活动开幕式现场精彩纷呈,除了核心的文化分享与艺术展示,还展出了影像、邮集、文创、出版物等众多双宝文化艺术作品。此外,非遗川剧、蜀绣和鼻烟壶内画等领域的艺术家代表进行了文化展演互动。川剧的经典唱腔婉转悠扬,蜀绣艺人飞针走线间勾勒出巴蜀风情,鼻烟壶内画的精巧技艺令人叹服,这些非遗项目与双宝文化艺术展交相辉映,让现场观众沉浸式感受四川文化的多元魅力。

作为这场海外活动的重要环节,薛康以《中国双宝四川名片——双宝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为题作了精彩主题演讲。在海外文旅展演的核心场合,由中国学者单独开展深度分享,既要精准传递文化内核,又需突破跨文化语境壁垒,其难度不言而喻。而这场演讲,不仅是中奥文旅交流的生动实践,更是薛康十余年深耕双宝文化传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缩影——从四川深山的影像记录到全球舞台的文化分享,从单一艺术形式到多元传播体系,他让“双宝”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生态符号、文化纽带与文旅桥梁。

深耕十余载:让双宝文化成为文旅融合核心IP

“大熊猫和金丝猴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更是连接中外的文化使者。”在维也纳的宣讲现场,薛康这样阐释“双宝”的多重价值。这一认知,贯穿了他十余年的文化传播之路。


作为深耕双宝文化领域的学者与艺术家,薛康的传播实践始于影像记录。近十年来,他深入川、滇、黔、鄂、陕、甘等双宝栖息地,拍摄了数万幅生动鲜活的摄影作品,其中《世间第一眸》《岁月静好》等一批作品先后获得多项国际大奖。这些作品不仅定格了双宝的憨态与灵动,更通过镜头传递着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在此基础上,他创意整合400幅大熊猫、400幅金丝猴摄影作品,打造出《国之瑰宝・百猫图》《中华精灵・百猴图》两大艺术精品,在大运村、国家动物博物馆等国内外场馆展出,成为双宝文化可视化传播的标志性成果。

集邮与文创的创新实践,让双宝文化实现了从“观赏品”到“流通符号”的跨越。薛康编组的《大熊猫——传播友谊的使者》《金丝猴——生态家园的精灵》两部邮集,分别聚焦“友谊传播”与“生态环保”主题,先后斩获四川省邮展金奖、全国邮展开放类大镀金奖,其中金丝猴邮集更荣获2019世界邮展开放类大银奖。更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联合国邮政、法国邮政、奥地利邮政、德国邮政联合为其发行“致敬改革开放45周年和联合国中文日”主题邮票与珍藏册,《勇敢地成长》《岁月静好》等双宝摄影作品登上方寸邮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流动名片”。与此同时,他积极推动创立“双宝邮局”文创集合品牌,联合开发数十款主题文创产品,并在成都大学倡导成立中国双宝文化研究中心,依托科普基地开发研学课程,将双宝文化融入四川“3+N”研学线路,形成“影像—集邮—文创—研学”的全链条文旅融合生态。

薛康的坚守与创新,让双宝文化从单纯的物种保护符号,成长为兼具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文旅核心IP。截至目前,薛康已出版双宝邮集图鉴、《中国双宝:享誉世界的大熊猫和金丝猴》等10余部文献专著、科普读物及摄影画册。其中《大熊猫邮集图鉴》不仅在2022年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全球首发,还被确定为第56届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获奖运动员颁奖礼,更被中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大英图书馆等近百家国内外机构收藏,成为双宝文化学术传播与文旅推广的重要载体。

薛康作双宝文化主题讲座

海外传播路:以文化创新架起中外民心相通之桥

“以双宝为媒,让世界读懂中国生态,让四川走向全球舞台。”这是薛康海外传播的初心。从法国巴黎到俄罗斯莫斯科,从加拿大蒙特利尔到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再到奥地利维也纳、日本东京,他的双宝文化传播足迹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构建起一张立体多元的海外文旅交流网络。

“1869年4月1日和5月4日,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四川雅安宝兴县的邓池沟,先后科学发现了大熊猫与金丝猴——这两种‘活化石’,从此与四川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维也纳的宣讲台上,薛康以双宝的“四川基因”开篇,用具体的历史坐标与地理坐标,为现场奥地利政商侨界代表、国际友人构建起“双宝即四川名片”的认知基础。

讲座中,他清晰梳理双宝的多重价值:从物种定位来看,二者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大熊猫更成为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徽志符号;从分布范围而言,大熊猫主要栖息于川陕甘三省,现有野生种群1864只、保护区67个,金丝猴除不到1%的越南种群外,其余4个种均分布于中国七省,四川是这两大物种的主要栖息地,“这些数据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四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证明”。


“双宝”摄影作品亮相开幕式现场

核心的“传播创新实践”部分,薛康以自身经历为脉络,将抽象的“传播”转化为可感知的案例。他提及近十年的影像成果——“我在雅安碧峰峡、汶川卧龙拍摄的《嘿,我来啦》《秋千POSE》等作品,让观众看到双宝的生活细节,也看到四川的生态环境”;分享集邮与出版的突破——“编组的双宝邮集获国际邮展开放类大银奖,出版的经典著作走进全球近百家机构,2023年设计制作的国际邮票纪念册,让双宝文化通过‘方寸之桥’走向世界”;更介绍研学与文创的落地——“成都大学的双宝文化研究中心、薛康双宝文化工作室,还有‘双宝邮局’的文创产品,让双宝文化从‘看’走向‘体验’,成为四川文旅的新场景”。

演讲尾声,薛康分享了未来规划,并以“希望通过双宝,让更多人走进四川,感受‘公园城市・幸福成都’的魅力”收尾,与“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的展演主题深度呼应。

这场30分钟的演讲,还与现场双宝艺术展形成“共振”——绢布为底的《国之瑰宝・百猫图》《中华精灵・百猴图》与16幅经典摄影作品引得来宾驻足,两部获奖邮集被浓缩为大尺寸卷轴,双宝邮折、文创及科普画册同步展示。薛康更向欧洲时报中国文化中心赠送包含奥地利邮政双宝邮票的纪念册,向嘉宾赠送摄影作品与文创,让“和合共美万物共生”的理念落地生根。

现场展出的《中华精灵·百猴图》与金丝猴邮集

演讲的效果,在现场反馈中得到印证。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领侨处主任刘洋在活动后点赞:“薛老师,感谢您随团来奥,为奥地利的朋友带来精彩的中华文化体验,促进交流互鉴,增进民心相通。为您点赞,欢迎再来!”欧洲时报中国文化中心负责人宣绚则评价:“听您讲课受益匪浅。”

活动期间,薛康还专程前往维也纳美泉宫动物园,看望了今年5月从四川旅居奥地利的大熊猫“荷风”与“兰韵”——这两只熊猫明星,延续了中奥大熊猫保护合作20余年的友谊,也成为双宝文化“活的载体”。

这场维也纳的文化展演,与薛康此前的国际实践形成呼应:2025年10月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之际,他的双宝作品亮相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熊猫家园:梦想与生活”艺术展。

此外,2024年3月,双宝艺术作品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2025年4月,“和合共美 万物共生”双宝展在日本东京启幕——从欧洲到美洲、亚洲,以双宝为核心的文旅传播,让四川的生态与文化名片走向全球。

文旅共振:以文化创新赋能四川全球旅游目的地建设

“锦绣天府・安逸四川”中华文化展演的海外落地,正是四川加快建设“名扬天下、享誉世界的全球重要旅游目的地”的生动实践。而薛康深耕的双宝文化传播,恰好为这一目标提供了极具感染力的文化支撑与路径参考。

在国内,双宝文化的文旅融合已初具成效:依托双宝文化研究中心与科普基地,开发的研学课程融入四川旅游线路,“双宝邮局”文创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从宝兴到雅安、成都、北京再到欧洲的“横跨亚欧双宝文化巡展”,形成“展览引流—文化认同—旅游消费”的良性循环。在海外,双宝文化的引流效应同样显著——奥地利川渝总商会会长王小容在与薛康交流时表示:“很荣幸在维也纳与您相识,请多支持指点,期待以双宝为纽带深化合作,吸引更多欧洲游客走进四川。”

薛康的实践,诠释了文旅融合的深层逻辑: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他推动的双宝文化传播,不是孤立的艺术展示或旅游推广,而是将生态保护理念、四川地域文化与旅游体验深度绑定——当海外观众通过演讲、邮票、文创了解双宝,通过川剧、蜀绣、鼻烟壶内画感受非遗魅力,便会自然产生对四川栖息地的向往;当研学学生在熊猫基地参与互动,便会深化对四川文旅的情感认同。这种“文化先行、文旅联动”的模式,让四川文旅在全球市场中形成独特竞争力。

薛康(左三)与嘉宾在“双宝”摄影作品前合影

以双宝之美绘就文明互鉴新图景

从四川的深山密林到维也纳的文化殿堂,从方寸邮票到全球巡展,薛康用十余年的坚守与创新,让大熊猫、金丝猴这对“中国双宝”成为跨越国界的文化符号与文旅纽带。他的实践证明,优秀的文旅IP既要扎根本土生态与文化土壤,又要通过多元创新实现国际化表达;既要有艺术的感染力,又要有产业的赋能性。

在中奥建交55周年即将到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双宝文化的传播之路仍在延伸。正如薛康所言,未来将继续在全球推广双宝文化,探索数字转化新路径。当双宝文化持续架起中外民心相通的桥梁,当“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的品牌借助文化创新飞向全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必将在更多国家落地生根,而四川文旅,也将在文明互鉴中绽放更耀眼的光彩。(图片由薛康提供)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网风格,stylechina.com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客服邮箱:23341571@qq.com | 客服QQ:23341571
全站地图 | 二级目录 | 上链请联系业务QQ:23341571 或 业务微信:kevinhouit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