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需求相对疲软、储备肉投放等影响,进入5月份,猪肉批发价一路下滑。5月8日,记者走访北京新发地了解到,当日白条猪批发平均价16.88元/斤,与2月份最高25.38元/斤相比,每斤降了8.5元。这也是近1年来的最低价,去年11月17日,新发地白条猪平均批发价曾降至每斤17.63元stylechina.com。
据北京新发地统计,本周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价格波动下行,降幅明显。5月8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16.88元/斤,比5月1日的19.13元/斤下降11.76%;比4月8日的20.0元/斤下降15.60%;比2019年5月8日的9.63元/斤上涨75.29%。上周末价格同比去年同期还上涨103.51%,本周同比涨幅大幅收窄。

记者“五一”假期走访新发地市场发现,正常来说,“五一”假期白条猪上市量都会明显下降,但受疫情影响,近期白条猪的销售过程中,家庭消费占有较大的比重,企事业单位食堂的占比较低,所以今年的日均上市量与平日没有明显变化,仅略有下降。
近期猪肉价格进入下降通道。上周由于东北地区出现大范围的降雪,使得毛猪收购、白条猪运输受到一些影响。价格连续下降态势出现短时间停顿。在这些影响消除以后,本周肉价不仅重新进入下降区间,而且还对上周的停顿进行了补降,使得本周肉价下降的幅度比较明显。
据北京新发地统计部门负责人介绍,近期肉价连续下降,而且降幅比较明显,主要是三方面因素造成,首先是需求相对疲软,一是春节过后餐饮企业复工率较低,还没有恢复到常态;二是高价格对需求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得今年春节过后,日均上市量比去年同期基本上下降40%左右;
其次,大体型毛猪占比过大。由于需求相对疲软,毛猪销售的进度进展缓慢,大量毛猪增加了留栏时间,大体型毛猪普遍增多,毛猪销售存在着积压现象。在毛猪产能逐渐恢复的背景下,大体型毛猪又出现了积压,在这些大体型毛猪没有被市场消化之前,肉价存在着较大的销售压力。
另外,储备肉与鲜肉价格差距较大。今年以来,政府部门已向市场投放了十几批储备肉,储备肉的价格与鲜肉的价格几乎有近半的差距,尽管批发市场几乎不销售储备肉(冷冻肉),但投放的储备肉大多进入了超市、熟食加工厂、企事业单位食堂,明显缓解了鲜肉供应偏紧的状态,而且对鲜肉的价格进行了打压。
上述负责人表示,受综合因素影响,后期肉价的走势仍然以“波动下行”为主,5月份仍然会出现较大的下行幅度。
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目前,这个省“菜篮子”产品生产充足,生猪产能稳步恢复,下一步将加快存量猪场补栏,加快新上生猪项目建设,加大金融、土地等要素支持,力争今年出栏超过2600万头。
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介绍,目前,安徽省“菜篮子”产品生产充足,稳产供应有保障。生猪产能稳步恢复,一季度生猪期末存栏1141.4万头,环比增长4.54%,其中:能繁母猪107.9万头,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11.81%。全省农产品价格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生猪均价连续9周下降,降幅达15.12%。
记者了解到,今年安徽省生猪稳产保供任务目标是年末存栏1331.1万头、全年出栏2654.5万头。
此外,安徽省还提出,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生猪生产的先导作用,开展生猪活体、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抵押贷款和育肥猪保险试点,提供信贷担保服务,将贷款贴息补助政策的规模猪场条件由年出栏5000头以上调整为500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