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前卫百变的梅艳芳,其影响力不仅止于演艺界,更代表香港及华人社会的传奇人物,大家称她为「香港的女儿」 :
自四岁开始,梅艳芳便和姊姊梅爱芳四处登台演唱,除了与生俱来的好歌喉,也累积了不少经验。直到西元1982年,梅艳芳在无线电视与华星唱片合办的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中凭着独特的沉厚嗓音及稳健台风,以一曲〈风的季节〉拿下冠军,由此展开星途之路。

梅艳芳的独特风姿在出道前期便展露无遗,从起初一头充满女人味的长发,到后期男孩风的帅气短发,梅艳芳大胆的行事作风和百变衣装,使她成功吸引众人们的目光,成为新星指标时尚人物stylechina.com。好比Oversized版型的西装装束和外套、散发叛逆气息的皮革衣装…配件方则以飞行墨镜、绅士帽、醒目的珠宝首饰等,替这些充满中性风格的造型注入多元化的结合,展现可柔可刚的别具魅力,甚至引领香港服装潮流的走向。
西元1985年,梅艳芳因专辑《坏女孩》中的同名主打曲〈坏女孩〉成为整个华语社会都在谈论的女星,不仅在发售短短三个月便创下72万张的销量佳绩,奠定她在歌坛的地位。音乐影片中梅艳芳身着Oversized湖水绿垫肩领大衣,头戴矽胶框墨镜,帅气又前卫的造型不经和设计师Demna Gvasalia操刀的Balenciaga风格有一曲同工之妙。然而,〈坏女孩〉一曲却因歌词被当时的保守派认为过于露骨,甚至具挑逗寓意,一度被列为禁曲长达七年之久。
隔年12月,梅艳芳于红磡体育馆举办首次个人演唱会,连续15场的演唱,创下最年轻女歌手入主红馆、举行个人演唱会,甚至拥有最多场数纪录的首位歌坛天后。当然,舞台造型更是惊艳全场。从一头芭比粉假发搭配亮片垫肩装、高马尾发型搭配镶满铆钉的丹宁束腰洋装、大露美腿的亮片连身衣等,且善用耳环配饰突显她霸气不羁的性格,这些精彩身影都在歌迷心中留下不可抹去的深刻印记。
梅艳芳更于西元1988年以亚洲女歌手身份受邀至韩国奥运参加奥运前奏大汇演,与各国巨星同台演出。紧接着在隔年夺得叱咤乐坛女歌手金奖,被誉为「乐坛女王」。而梅艳芳那大胆又前卫的百变舞台形象,不仅是亚州艺人在演唱会时更换多套服装的首例,专辑封面和音乐影片更每每以不同造型亮相,因此获得「东方玛丹娜」的头衔。
然而除了在歌坛界大红大紫,梅艳芳的戏剧出演也同样表现的可圈可点,各式风格角色都难不倒她,因此曾有人以「霞玉芳红」(林青霞、张曼玉、梅艳芳和钟楚红的结合)来形容80年代至90年代初,香港电影圈最具代表的女演员—梅艳芳。
西元1987年,梅艳芳凭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的电影《胭脂扣》一举拿下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及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后冠,演技备受肯定。剧中梅艳芳饰演的名妓如花与张国荣饰演的十二少堕入爱河,造型方面则以中式旗袍的秀气模样展现温婉可人的一面。西元2002年,梅艳芳凭《男人四十》获得长春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奖。她是第一位夺得歌后、天后及影后的香港女艺人。
西元1989年,一部由周润发、梅艳芳和梁家辉主演的电影《英雄本色III夕阳之歌》迎来上映,剧情焦点除了摆放在梅艳芳饰演的黑帮大姐周英杰身上,与周润发和梁家辉行走江湖的画面更引人注目。而为了衬托大姊头的霸气姿态,梅艳芳的妆发特别以一头澎松卷发加上一抹红唇亮相,服装则是西装外套搭上花衬衫,又或者垫肩连身洋装,展现娇媚的干练女人味。
或许就是这股魄力和勇于尝试各式风格的态度,使梅艳芳深受Dior创意总监John Galliano的青睐,成为当时首位获得Dior赞助演唱会服装的亚洲歌手。西元2002年及2003年,梅艳芳便曾身着Dior高级订制服与成衣系列站上舞台,超强的气场和漂成白金色的酷炫发型,完美诠释了John Galliano时期那不羁与妖魅的设计风格。
梅艳芳的经典造型早已数不清,但最为隽永的绝对是梅艳芳于西元2003年时,在「经典金曲演唱会」身着的艳红色华丽礼服,和压轴曲的纯白色婚纱造型。这两套由香港知名设计师刘培基替她量身打造的服装,前者镶有大量手工金线彩石,在舞台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炫丽夺目。后者的婚纱则以简约澎裙搭载胸襟处的褶皱设计,展现梦幻小女人味,尤其半罩式的头纱设计仿佛隐喻着她一生的渴望。梅艳芳曾在演唱压轴曲〈夕阳之歌〉时说道:「我曾希望在32岁时拥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小孩,但是也没有。终于我40岁了,我拥有什么?我拥有你们。」梅艳芳一生唱尽无数女人的心声,虽然未能如愿披上梦想中的幸福嫁纱,但她却如愿嫁给了一生的挚爱—音乐和粉丝。
同年底,梅艳芳因子宫颈癌病逝医院,整个香港社会对此消息感到惋惜,当时更有无数报社将之称为「一个时代的终结」。梅艳芳一生敢作敢为,为善不甘人后的义举,使她留下的不仅止于音乐与电影,还有她坚守公义的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