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首页
时尚 | 生活 | 工具 | 诗词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市场技术 详细信息
国内玉米价格全面上行 进口量同比大增,国内麦市拒绝“跟风” 国际麦价动荡
2020-04-03    阅读量:30130    新闻来源:互联网     |  投稿

  玉米进口量同比大增


  2020年1月和2月份的进出口数据推迟公布,据海关最新统计显示,2020年1-2月中国玉米、高粱进口量同比大增,大麦、稻米和小麦进口量同比下降。其中,玉米进口量达到93.2万吨,同比增加36.6万吨;高粱进口量30.2万吨,同比增加30.1万吨;大麦进口量73.7万吨,同比减少76.5万吨;DDGS进口量为0.8万吨,同比减少0.6万吨。


  从进口来源国来看,在进口的这些玉米中,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不是美国,而是乌克兰,86%的玉米来自乌克兰stylechina.com。自美进口的仅占6.6%,其次是老挝、缅甸和俄罗斯。而高粱进口,几乎全都来自于美国。


  美乙醇需求减少CBOT玉米价格下跌


  近期,关于美国减少乙醇生产的消息频频传出。美国可再生燃料协会(RFA)主席齐奥夫·库珀表示,截止到3月25日当周美国乙醇生产厂将关闭20亿加仑乙醇的生产线以后,本周RFA进一步预测,随着冠状病毒(Covid-19)继续抑制汽油和燃料乙醇的需求,未来乙醇产能将被闲置,而目前美国已约30-40个工厂已完全闲置,另有40-50个工厂减少了产量。


  另外,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显示,美国乙醇产量连续三周下降。截至3月20日当周,乙醇日均产量减少3%,创下23周来的最低,乙醇供应量创下七周来的最低水平,比上年同期减少1.2%。


  这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玉米资源从乙醇行业流出,届时很可能通过出口消化,仅以20亿加仑生产线为例,美国玉米一年将额外多出2000万吨左右。


  伴随着乙醇产量下调,CBOT玉米价格也有所走低。数据显示,3月31日CBOT玉米期价进一步下跌,3月份玉米市场下跌7.5%,创下自8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截至收盘,玉米期货下跌0.50美分到2.25美分不等,其中5月期约收低0.50美分,报收340.75美分/蒲式耳;7月期约收低1.50美分,报收346美分/蒲式耳;12月期约收低2.25美分,报收357.50美分/蒲式耳。


  从国内外的价格对比来看呢,最近以CBOT为代表的玉米价格下跌较大,主要是油价下跌,预计乙醇需求量大幅减少,导致CBOT玉米价格大跌。目前,美玉米到港完税价2000-2100元/吨,广东玉米成交价2030-2050元/吨。如果不加关税,美玉米到港完税价1650-1750元/吨,进口将再获价格优势。所以,中美贸易进展对玉米、高粱及下游的猪肉等进口都将有一定影响,密切关注后期进口情况。


  国内玉米价格全面上行


  近期,国内玉米价格全面上行,华北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突破“1”元/斤大关,南北港口同步上涨,倒挂幅度有所收窄。从产区基层的余粮水平来看,随着农户售粮进度加快,市场余粮已经不多,主流观点认为余粮水平2-3成左右。另外,从国家公布的玉米质量报告来看,2019年东北产区玉米质量同比有所下降,优质玉米的供应或将更加紧缺,后期市场行情或可期。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期国际麦价大幅震荡,而国内小麦市场依旧平稳。我国小麦消费以国产为主,进口主要为品种结构调剂,进口麦占国内消费比例很低,国际小麦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我国小麦市场供需宽松,拒绝“跟风”也在情理之中。


  近段时间以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全球肆虐,引发各国民众恐慌性囤积面粉及相关食品,农产品供应链条受阻,国际小麦价格出现大幅飙升。部分国家为应对疫情冲击,相继出台暂停出口禁令。


  相对于国际市场的“不安”,国内小麦市场则显得比较平静。各市场主体心态理性,购销按部就班,主产区小麦价格整体稳定,局部依旧延续偏弱格局。


  此轮国际小麦价格大幅波动,主要原因是疫情的担忧诱发恐慌性抢购,不确定因素陡增,加之“封国”“封锁城市”物流不畅或中断,导致市场出现结构性失衡。


  由于我国疫情防控形势继续稳定向好,加之小麦市场供给充裕,内外市场联动效应有限,预计后市国内小麦价格整体仍将以稳为主。


  自给自足 内外联动效应不强


  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2月我国小麦进口量为68万吨,同比降低8.9%;2019/2020年度(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以来共进口小麦266.69万吨,同比增加31%。


  3月27日,美湾5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255美元/吨,合人民币1795.9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2953.38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553.53元/吨。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小麦价格大幅震荡,而国内小麦市场依旧平稳。主要原因是我国小麦消费以国产为主,进口主要为品种结构上的调剂,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比例很低,小麦价格走势主要取决于国内供需情况,国际小麦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


  整体看,由于我国小麦市场供需相对宽裕,相对于国际市场,国内小麦价格虽说不上特立独行,但内外联动效应相对有限,因此,拒绝“跟风”国际市场的大幅波动也在情理之中。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网风格,stylechina.com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客服邮箱:23341571@qq.com | 客服QQ:23341571
全站地图 | 二级目录 | 上链请联系业务QQ:23341571 或 业务微信:kevinhouit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