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人神鼓位于木栅老泉山的「山上剧场」在今年八月遭遇火袭,其中排练场付之一炬;整顿之后,此刻正式踏上重建之路,希望经由此机会重启与自然的对话。

诞生自台湾而享誉国际的表演团体不在少数,优人神鼓就是其中之一。1988年创立以来,优人受邀至国际间演出超过3500场,这30年里都是以老泉山上的「山上剧场」作为基地,在此创作、排练、生活stylechina.com。
8 月祝融肆虐后,优人们不只没有离开老泉山,仍坚持在山上排练。尽管遮风避雨的排练场已不复存在,团员仍在露天的临时场地中,让老泉山的鼓声,持续回荡于这片孕育优人神鼓的山林。
老香楠的启发
在「山上剧场灾后共建计画」发布会的现场,艺术总监刘若瑀指出如今已成废墟的排练场旁边一棵香楠树。这棵老香楠在火灾后被烧得表皮漆黑,却在三、四周之后,仍在枝干上可呼吸之处长出了细芽,种子也落地生出数十数百颗香楠幼株。浴火重生,老香楠如此,也让优人神鼓决心如此。
第五仪式
现场优人神鼓准备了一段名为「第五仪式」的表演,团员们缓缓步入露天的临时排练场中,一身素白的身影穿梭于焦黑的木头残骸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画面;他们以鼓、锣等乐器演奏、肃穆的舞蹈,把对大自然的感激与祈愿传递给山灵,像是订立了另一次的契约,要继续守着老泉山下个30年。
焚烧的美术馆
与优人神鼓合作过《墨具五色》的泼墨泼彩艺术家柯淑玲,见到优人的排练场、乐器等等皆烧成荼炭,为了支持优人,提议使用焚烧后的灰烬创作,让历劫的排练场也能浴火重生;艺术品所得也将投入重建资金当中。艺术总监刘若瑀说,焚烧过后还有许多残焦木、熔成流金状的铜锣乐器,都欢迎各界艺术认领作为创作材料,把余烬升华为艺术。
优人神鼓x 啧啧募资平台
火灾过后,虽有文化部急难补助金与来自各界的捐款,用于临时性排练场设置、火灾现场清理作业,以及道具、乐器、戏服重制等应急费用支出,但所需重建经费仍严重不足。面对艰困且漫长的重建之路,优人神鼓发起「山上剧场灾后共建计画」,除了募款之外,邀请民众共建自然生态剧场,共同成为所有台湾人心灵的家。民众可以藉由啧啧集资平台支持计画,成为共建计画的一员,与优人一起找到和自然共生、共好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