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夏中宁枸杞被编入了美国权威机构出版的美国草药典《枸杞子》分册随着该书在美国及全网的出版发行将对于推动宁夏枸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美国草药典的英文名叫AmericanHerbalPharmacopoeia,简称AHP,是美国的非盈利教育机构,致力于促进植物产品及草药的正确使用。该机构的工作,受到一个全球性的专家网络支持,他们包括植物学家、化学家、草药学家、医生、药师、药理学家等stylechina.com。AHP的工作包括编撰植物药专著(即草药典)、提供植物材料对照品及植物鉴定服务。专门收载可供市场流通的药用植物,是美国最重要的草药产品经营与使用的依据,目前已出版草药单行本38分册。
随着枸杞类产品在国际上的逐步盛行,2016年,美国草药典的创始人兼执行主编RoyUpton先生策划要编写枸杞子分册,并邀请世界各地的枸杞研究专家参编,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他见到了宁夏枸杞研究专家王自贵撰写的《神奇的宁夏枸杞》一书,以及王自贵主持创作的民间传统故事《枸杞传奇》剪纸作品,随向王自贵发出邀请,请这位土生土长的宁夏人以自身丰富的枸杞行业基层实践经验参与美国草药典《枸杞子》分册的编纂工作,通过美国草药典的平台向世界介绍来自中国的枸杞。
宁夏枸杞编入美国草药典
美国专家来中宁现场考察中宁枸杞。(图片由王自贵本人提供)
2016年11月,收到来自万里之遥的异国邀请后,王自贵立即组织团队成立项目组,一方面对美国草药典《枸杞子》文稿草稿进行翻译,另一方面找来多年收藏的药典书籍和文史资料,然后对翻译出的文稿进行逐句逐段的审阅和修改。经过2年多的努力,美国草药典《枸杞子》分册已全部完成编纂工作并在美国发行。今年3月,该书在网上正式发行。
美国草药典《枸杞子》分册全文共有10万字左右,从枸杞的术语、历史、鉴别、商业来源和加工、成分、分析、疗法、安全等8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参与该书研究创作的人员有9个国家和地区的16人,其中中国籍人员有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专家博士,及宁夏中宁人王自贵和他的团队等9人。
在美国草药典《枸杞子》中提到了在自古以来中国文献里就记载枸杞是贡果,且“最好的枸杞来自宁安堡(中宁)”。同时,提到了目前宁夏枸杞是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品种,宁夏引黄灌区是枸杞最主要的生长地带,宁夏中宁县已有600年的人工种植枸杞历史,有适宜于枸杞生长的气候和营养丰富的弱碱性土壤,是枸杞栽培的最优种植地区。
“其实不光中国人喜欢枸杞,日本、韩国、越南、印度,以及欧洲、英国的药典中也都提到枸杞的神奇功效,而现在在美国,枸杞广受尊崇并成为了一种消费风尚。”王自贵告诉记者,目前,他已收到美国草药典主编RoyUpton先生的授权,出版发行美国草药典《枸杞子》中文版,他的团队将于近期完成所有翻译工作,预计该书将于明年年初在国内面世。
山楂药材下脚料可以做妇洁洗液新药,黄蜀葵废弃茎秆可以做成木塑板,丹参废弃物可提取做口红……以往中药材生产中,非药用部位、废弃物、下脚料,正在成为新宠。它们有的成为新医药及健康产品,有的成为新资源药材、生物炭及炭基复合肥等产品。
目前,我国有300余种常用中药材依靠人工生产供给,全国的药材种植面积近亿亩,药材生产过程中每年直接产生非药用部位约8000万吨,加上药材及饮片加工下脚料,每年产生的废弃物近亿吨。如何将这些废弃物变废为宝,同时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南京中医药大学段金廒教授团队,历时12年,研究中药资源循环利用,将20多种中药材废弃物变废为宝,3年增效18.8亿元。
近日,该团队以“中药资源全产业链循环利用适宜模式与技术体系创建及其推广应用”荣获2019年度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每年产生中药废弃物近亿吨
“受制于时代条件,中药研究一度缺乏对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也没有条件研究药物各个部位的价值,所以对中药资源的利用较低。”63岁的段金廒记得,上世纪90年代读研究生时,经常看到田间地头堆满了被废弃的中药材茎叶,有的还散发着阵阵臭气,例如,当归种植、成熟要两年,每年在收获其药用部位根及根茎的同时,产生和废弃的地上茎叶量与根部的产量相当,而这些茎叶中含有丰富的酚酸类化学组分,具有抗凝血、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以及抑制马铃薯腐烂线虫等活性。
中药材废弃物不同于农作物秸秆,有药物活性,随便丢弃有可能污染土壤。段金廒曾经测算过,若将近亿亩药材生产过程产生的非药用部位,和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液废弃物、副产物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并形成产业链,释放的价值不会小于药材的价值。“虽然非药用部位的药用价值小,但作为兽药、饲料添加剂、有机肥、生物炭等方面的价值充分挖掘以后,效益也是极其可观的。”
下脚料变新药还可做口红
历经20多年研究,越来越多的中药废弃物成为“宠儿”,被研发成新医药及健康产品原料,并带来可观的收益。例如,加工山楂药材或果干、饮品时,会产生大量废弃的山楂核,段金廒团队用干馏碳化技术,开发出天然高效安全的妇科抗菌洗液新药。“我们将山楂核在无氧条件下加热后,产生氢气、甲烷等可燃气和醋馏液,醋馏液的杀菌作用强,经过配伍做成妇科抗菌洗液新药。”段金廒说。
能解毒消肿、排脓止痛的黄蜀葵,浑身都是宝。段金廒团队还将废弃茎秆做成木塑板,对黄蜀葵花水提、乙醇沉淀过程中,“形成的溶液上漂浮着一层油状物,我们提取油状物里的药用物质黄酮,用于黄葵胶囊的提质增效。”研究团队成员郭盛说。
一度被“冷落”的丹参带花茎叶,经过段金廒团队和陕西中医药大学的研究,也于2015年左右进入陕西中药材地方标准。“我们研究发现,被废弃的丹参带花茎叶原料,茎叶中的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含量与丹参根中的相当,有相似的药性,能活血化瘀,可替代丹参药材制备丹酚酸。”
在不久的将来,爱美的女性甚至可以用上丹参酮口红。段金廒透露,但丹参中起到活血化淤作用的丹参酮,并非丹参滴丸等药物的提取物,而丹参酮晶体是红色的,团队进行简单的工艺处理后,在实验室阶段研发出丹参酮口红。
转化8大类30余种资源性产品
中国的中药材菊花,每年种植面积约50万亩,其非药用部位的茎叶量是药用花量的6—8倍。江苏射阳的菊花面积超过1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药用菊花生产基地。段金廒团队通过研究发现,“把菊花的茎叶用水蒸气蒸馏后发现,它的化学成分可以做精油、空气清新剂、香皂”。
此外,茎叶里提取的精油、黄酮,为每亩地增加3000元,把茎叶的渣子发酵后,做成纤维素酶,每亩有3000元的产值,这样,一亩地菊花产值6000元,茎叶和根全部利用还能产生6000元收益。
团队研究发现,菊花根茎里还有32%的菊多糖,与茎叶中有清热抗炎功效的黄酮共同加入动物饲料,可以改善畜禽肠道功能。
目前,段金廒团队已对银杏、黄蜀葵、芡实、丹参、瓜蒌、甘草、黄芪、黄芩、金银花、枸杞等20余种中药材产生的非药用部位及下脚料进行开发利用,转化为新医药及健康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