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首页
时尚 | 生活 | 工具 | 诗词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自然科学 详细信息
新疆棉花进入大面积采摘期 2018年棉花机采率达38%,今年预计将突破40%,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八成
2019-10-17    阅读量:30879    新闻来源:互联网     |  投稿

金秋十月,我国棉花主产区新疆“白浪滚滚”,各大棉田进入大面积采摘期。记者日前从新疆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现场推进会上了解到,新疆棉花机采率呈逐年增长趋势,2018年棉花机采率达38%,今年预计将突破40%。


  来自新疆农牧业机械管理局的材料显示,近年来,新疆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机器取代人工的进程逐步加快stylechina.com。目前,昌吉回族自治州、塔城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北疆棉花产区的棉花机采率都已超过90%。


  在疆产棉大县沙湾县,数十台采棉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进行采棉作业,全县棉花采摘进度已近七成。这款被称作“打包机”的大型采棉机,将棉花打包为2吨重的棉包,有效提高了棉花质量,3年前该机型在全疆不足5台。


  近年来,新疆农业机械化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态势。新疆着力提高粮棉等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水平,在农机购置补贴、新型农机技术推广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为机采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8年全疆新增采棉机650台,总数达3600余台,增速创历年之最。同时,全疆棉花机采率从2017年的27%增至2018年的38%,增长势头迅猛。


  农稳天下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势头成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压舱石。


  结构不断优化,绿色发展动力强劲


  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158亿斤,比1949年增长4.8倍,平均每年增长2.6%。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既是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突出体现,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我们在端稳饭碗的同时,农林牧渔业产值中牧业和渔业占比大幅提高、种植业中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占比大幅提高,表明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正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


  “下一步,我们要着力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更好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需求。”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说。


  数据显示,我国耕地利用强度降低,耕地养分含量稳中有升,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提升到24.3克/公斤。“农业资源利用的强度降了下来,绿色发展动力更强劲。”叶兴庆说,特别是节水灌溉面积的增加、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减少、非优势产区和低质低效产区的退出,反映了农业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认为,未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将主要通过集约化经营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由此需要全面激活劳动力、土地、资金、科技等投入要素。


  生产力持续提高,科技驱动生产方式变革


  2018年,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其中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现代农业全要素生产力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农业机械化使大量农民从高强度劳动中解放出来,支撑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而且降低了农业生产的人工成本。”叶兴庆说,科技驱动也大大提升了单位土地产出率。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比2005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粮食单产由1952年的88公斤/亩提高到2018年的375公斤/亩。


  现在农民田里多了不少新科技——大拖拉机、无人机全都用上了。“农业技术使生产更便捷,更容易提高收益,把前沿科技转化成生产力。”朱启臻说。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来驱动,要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和主攻方向,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魏后凯认为,一方面,需要持续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需要推进智慧农业的发展。


  新型经营主体壮大,新农人为发展添活力


  70年来,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组织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获得了新提升。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懂经营、会管理、有文化的新型职业农民活跃在田间地头。


  截至2018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数量217万个,家庭农场60万个。各类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达780万人。


  “现代农业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条。”朱启臻说,这就要求在推动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培育和吸引更多高素质农民。


  农业一二三产融合,产业链、供应链、供给链打造农业发展新优势,汇合成农业农村发展新趋势。


  近年来农业功能不断拓展,休闲农业、景观农业、功能农业等迅猛发展,农业与餐饮住宿等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稳步推进。叶兴庆说,随着城乡融合、三次产业融合的深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2018年,全国第一产业“三新经济”增加值达到6227亿元,相当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9.6%,未来几年这个比重将会快速提高。


  展望农业组织方式新趋势,魏后凯表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将逐步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兴起,“互联网+”等现代经营和流通模式逐渐形成,进一步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通过鼓励农户多种经营,充分利用农业的多功能性和乡村的综合价值,以获得更多的增值收益,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网风格,stylechina.com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客服邮箱:23341571@qq.com | 客服QQ:23341571
全站地图 | 二级目录 | 上链请联系业务QQ:23341571 或 业务微信:kevinhouit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