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股指昨日集体回调,沪综指失守3000点关口,收跌0.56%报2991.05点。但酿酒行业昨日逆市领涨,其中贵州茅台(600519)股价突破1200元(人民币,下同),创历史新高;北上资金净流入达44.23亿元。分析称,中国9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速创三年新高及中美能否达成协议仍不确定致A股回调,未来A股走高仍需政策面及宏观经济数据的有效配合,外资看好A股长期投资价值stylechina.com。
计算机、电子、通信等科技类板块昨日跌逾2%;白酒股则逆市走强,山西汾酒、舍得酒业涨超5%,贵州茅台股价收报1211元,总市值突破1.5万亿元。截至收盘,深成指报9671.73点,跌1.17%;创业板指报1660.89点,跌1.10%。两市成交4591.6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4.2%。
据内媒引述云一资产董事长、首席投资官张子华称,汽车板块整体业绩惨淡,科技股、医药板块部分优质公司业绩不及预期,令市场关注度回到业绩确定性更高的白酒股等消费股。茅台股价再创历史新高,主要因为去年三季报的低基数,及今年在“十一”前线上线下渠道直销1499元/瓶的茅台带动销量,令茅台业绩三季度有望超预期。贵州茅台昨晚公布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04.55亿,同比增长23.13%,盈利增速收慢。
中原证券表示,未来沪综指能否继续震荡走高,仍需政策面以及宏观经济数据的有效配合,预计沪综指短线继续考验3000点有效性的可能较大,建议投资者短线谨慎关注银行、软件科技及医药制造等板块,中线关注部分低估值绩优蓝筹股。
定向降准首日释放400亿
另外,央行组合降准中的定向降准昨日第一次实施落地,释放长期资金约400亿元。业内人士称,定向降准将是缴税高峰期来临前的“补水”动作。央行昨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本周无逆回购到期。随着本月央行连续暂停逆回购,短端资金近期边际趋紧,隔夜资金利率连续两日大幅上扬。当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14天分别上行14.80、24个基点。
中国9月金融数据优于市场预期。当月新增人民币信贷达到1.6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27万亿元,市场此前预期为1.885万亿元;当月M2增速为8.4%,也高于市场预期的8.2%增速。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市场利率合理运行。分析称,公布的金融数据虽优于预期,但能否继续改善仍有待观察,为达到融资成本下降,年内仍有必要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逆周期政策仍需发力。\大公报记者倪巍晨
得益于利率微降后,企业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融资需求改善,9月新增人民币信贷较上月及去年同期分别增加4800亿及3069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环比及同比分别多增2900亿及1383亿元。中国央行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实现新增人民币信贷13.63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为18.7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4867亿及3.28万亿元。
加大金融对小微企支持
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昨日出席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今年以来央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做好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同时,央行还会同有关部门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丰富银行资本补充来源,适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强商业银行资金运用能力,推动M2增速回升。
她解释前三季度社融同比多增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金融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有所增强;二是企业债多增较多,且占比上升;三是地方专项债发行力度较大,前三季度同比多增逾4700亿元人民币;四是表外融资下降态势有所好转,较去年同期少减1万亿元。
长江证券宏观固收首席分析师赵伟坦言,在逆周期调节加码背景下,部分项目的加快开工和施工,或是企业信贷回升的重要因素。当月企业中长期、短期贷款同比分别多增1837亿和1452亿元。央行自今年9月起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中的“企业债券”统计,将“交易所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纳入“企业债券”指标,他指出,在新口径下,9月新增社融较去年同期多增1383亿元,其存量增速录10.8%,与前值持平。若将企业债券剔除,人民币贷款和非标是社融同比增量的主要贡献项。
申万宏源宏观高级分析师秦泰认为,实体贷款的同比多增,推动9月社融规模高于预期。央行调整社融口径,主要是未来完善统计,其对社融增速的影响有限。
货币供应方面,当月M2及M1的增速分别为8.4%及3.4%,M2增速回升,M1增速与8月持平,表明逆周期效果已在金融数据层面有所显现。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陶金指出,M2将逐渐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M1作为企业和居民的在手资金,其变化将是偏宽松的,预计未来M2增速将长期维持平稳水平; M1增速将大概率高于9月水平。
交银金研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分析称,上月信贷增速仍保持在12.5%左右水平,且社融增速仅较前值回升0.1个百分点,至10.8%。这预示融资需求并未有明显的反弹,尽管上月金融数据呈现积极特征,但能否继续改善仍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