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颁授勋章时,与袁隆平愉快交流。人们都在猜测,总书记与袁隆平到底在说什么高兴的事?袁隆平在接受大公报采访时揭晓了答案:“总书记问我,最近有什么进展?我说正在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90后”的袁隆平最惦记他的超级稻,29日下午就结束北京之行,已连夜赶回湖南,“明天(30日),我第一个动作就是要到田里面去stylechina.com。”\大公报记者刘凝哲北京报道
“要采访快点采,我要到机场去啦!”袁隆平在出席中国工程院座谈会后接受大公报等媒体采访时第一句话这样说。“来拿奖之前,我下田跟我的超级稻告一下别。明天,我第一个动作,就要到田里面去。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就想,我的超级稻怎么样啊,有没有病虫害啊,是不是有干旱啊,有没有脱水啊”,袁隆平眯着眼睛说。这位备受人们喜爱的老科学家,直爽又幽默。
“我得过很多的奖,国际国内的,这是给我最高的荣誉,是最隆重、最庄严的奖励,而且这个奖章好重好重。”袁隆平说,获得“共和国功勋”感到很激动,对自己是个鞭策,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应该继续攀高峰。
攻海水稻技术提高产量
袁隆平说,现在他主要有两个任务。一个是杂交稻,要高产更高产超高产。1996年,中国立下超级稻计划,当时是五个进程,700公斤亩产、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我们都顺利实现了。这些成绩令其他国家望尘莫及,而中国正在向每亩1200公斤也就是每公顷18吨冲刺。袁隆平心心念念的超级稻宝贝,或将在今年10月中旬完成这个冲刺任务。目前的长势非常好,若没有特大自然灾害,90%以上的可能性能实现。
据了解,袁隆平28日上午启程来北京参加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之前,还专门到试验田里去查看有望突破每公顷18吨的杂交稻,仔细看了半个小时。他笑言,获颁“共和国勋章”回湖南后的第一件事,也是到田里去看水稻。
海水稻,也就是耐盐碱水稻,是袁隆平另一大重要研究方向。他表示,全国有十几亿亩盐碱地是不毛之地,其中有将近两亿亩可以种水稻。按照每亩最低产量300公斤计算,十年之内发展到一亿亩,也就是可以产300亿公斤粮食,这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粮食总产量。可以多养活1亿人口。耐盐碱水稻的研究,被美国、日本等国家高度重视,但其进展并不大。袁隆平团队在杂交稻上有优势,海水稻第一批亩产就到达620公斤。这令袁隆平对完成海水稻的任务充满信心。
百岁前完成每公顷20吨
“90后”的下一个目标更加宏大。袁隆平说,要在自己100岁之前,完成每公顷20吨的目标,这将是理论上的最高产量。“我现在脑瓜子还没糊涂,挺管用”,袁隆平对自己完成这个目标充满信心。目前,杂交稻已走出国门,覆盖全球。袁隆平希望,全球能够有一半的的土地种植杂交稻,这样以来,增产的粮食就能多养活5亿人口。
29日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向42名中外人士分别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指出中国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从而体现出对英雄精神的敬仰与推崇。
历史由人民书写,英雄作为人民的杰出代表,受到人类社会的普遍推崇。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通过立法增设国家级纪念日、制订并实施“英雄烈士保护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等实际行动,向全体民众表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英雄,他们值得全社会推崇敬仰。
“忠诚、执着、朴实”,这是习近平主席对此次获得中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杰出人士极高的评价,表达了中国人对英雄品格的普遍认识,体现出中国人对民族精神的朴素认知。在36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中,有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中国宪法的农村劳动模范申纪兰,还有隐姓埋名默默工作、60多年来专注技术攻关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设计师黄旭华……他们在各自岗位上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
令外界关注的是,此次有6位国际友人获得中国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勋章──“友谊勋章”,其中包括:积极促成古巴在拉美地区率先同新中国建交的劳尔.卡斯特罗.鲁斯,长期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泰中友好的泰国诗琳通公主,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作出杰出贡献的坦桑尼亚前总理、前外长萨利姆.艾哈迈德.萨利姆等。习近平主席在颁授仪式上对“友谊勋章”获得者长期给予中国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表示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英雄们的无私付出为人类开拓了来时路,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英雄来继续开拓。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敬仰英雄、学习英雄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