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榨季国内糖价表现大幅强于外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国内打击走私糖的力度加大,进口糖延后导致国产糖去库存加快,引导糖价稳步抬升。从进口总量来看,今年正规糖的进口总量环比有所增加,走私糖大幅减少,使得糖价的稳定性和可控程度大幅提升。
国内进口压力有所后移
由于今年国内配额外食糖许可证发放时间较晚,到了5月下旬才发放,发放额度为135万吨,2018年配额外食糖许可证发放额度为150万吨,发放时间为3月stylechina.com。今年许可证发放时间推迟了两个月,导致今年年初以来国内食糖整体进口同比偏少。数据显示,国内7月进口食糖44万吨,同比增加19万吨,环比增加30万吨;截至7月底,2018/2019榨季累计进口食糖235万吨,同比增加26万吨;1—7月进口食糖150万吨,同比减少13万吨。然而,今年配额内食糖为194.5万吨,配额外发放食糖135万吨,合计为330万吨,还将剩余180万吨左右的额度。
从进口的情况来看,国内进口糖的压力在往后移,若2020年的进口政策预期变差,今年四季度的压力将变大。市场对于2020年的预期或决定加工糖的加工和销售节奏,也会对国内食糖的生产和套保产生较大影响。
和往年相比,国内进口糖源变得更加多样化,我国进口食糖的主要国家有巴西、古巴、泰国等,今年增加了巴基斯坦、柬埔寨,后面或许还有缅甸和萨尔瓦多等。市场预计配额内食糖使用量将加大,我国将增加的量分给了和我国有贸易往来的一些国家。巴基斯坦已根据我国的免税优惠方案向我国出口15万吨食糖,并且市场预期9月、10月将有另外十几万吨食糖到港。目前巴基斯坦食糖暂未进入到统计范围,市场普遍预计,巴基斯坦进口糖大概率使用配额内的额度。
新榨季甜菜糖开榨在即
新疆中粮屯河的奇台糖厂或于9月10日左右开榨,比此前预期的9月15日有所提前;2019/2020榨季内蒙古糖厂计划开榨时间,最早是晟通糖业在9月20日开榨,9月开榨的糖厂有3家。目前看甜菜糖开榨的时间都比较正常,几乎没有大幅延后的情况。总之国内今年四季度的供给仍相对充足,出现短缺的概率不大。
受供需面利好提振,近期国内大豆现货价格继续维持小幅回升趋势。同时,市场活动逐渐增多,也使场内供需双方坚定了行情回暖的信心。2017年至2018年产大豆主流出库报价持稳,市场对高蛋白优质大豆有刚性需求,而南北产区均进入青黄不接时期。
湖北大豆近期上市质量参差不齐,优质优价特征明显。目前来看,现货市场正处于涨后调整以及等待新豆上市的过程之中,在此期间,豆价料继续坚挺运行。
产地上涨带动销区涨势明显
目前,国内大豆现货市场整体走势稳中偏强,但南北方市场受各自区域内的需求体系不同制约,大豆价格走势略有差异。本周,销区东北大豆价格涨势更为突出,各需求主体积极的采购态度是助推豆价上行的直接动力,山东、江浙及两广一带价格普遍上调40~60元/吨,随着到货成本提升,市场价格也受到带动。2013年产储备大豆拍卖结束,且2018年产商品豆消耗迅速,导致近期产销区食用豆供给紧缺。另外,进口大豆成本持续攀升,也对国产大豆价格提供有力支撑。
观望情绪主导等待新豆上市
时值东北产区新季大豆陆续上市,供需双方开始将目光投向新的市场年度,但目前阶段市场行情比较尴尬:一方面,国内外新陈大豆更替还未完成,现货贸易缺乏大量成交的基础;另一方面,各种影响因素仍然处于沉寂状态,市场缺乏明确的方向指引。
目前来看,国内外大豆因天气状况不佳均出现单产降低的情况,国内厂商显然对多空力量孰强孰弱缺乏统一认识,这也导致短期市场观望情绪占据主导地位。因目前国内外市场缺少突出的多空因素刺激,预计“十一”前国内市场价格将以稳中略偏强走势为主,但“十一”前后可能成为现货市场的转折点,随着东北产区新豆在此后集中上市,国内季节性供应压力可能会逐渐增加。
预期美豆减产国产上市延迟
根据当前CBOT大豆11月期货收盘价格计算,10月份南美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已经达到3400元/吨左右。随着时间进入9月份,市场对美豆生长的关注度提升,因春季播种天气不佳以及作物整体生长延后,交易者普遍预期美豆减产。
东北新季大豆上市时间推后至9月末,安徽早豆上市也在此前后,所以,现阶段市场供应偏紧的格局愈演愈烈。整体看,国内大豆市场行情稳中偏强趋势延续,高蛋白豆价有继续攀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