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埃克塞特大学的一项研究,在较低温度下,疟疾寄生虫(疟原虫)的发展速度比以前的研究表明的要快。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轻微的气候变化也会增加数十万到数百万人(包括当地人和旅行者)在目前不存在疾病的地区的疟疾风险。
“疟疾传播给人类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寄生虫在蚊子体内发育所需的时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态昆虫学教授和哈克学者Matthew Thomas说道stylechina.com。
“寄生虫发育得越快,蚊子存活的时间越长,寄生虫就能完全发育并传播给人类。”
该团队解释说,之前的研究表明,疟疾寄生虫在凉爽的气候中不能足够快地发育以便能够感染人 - 实质上,它们需要比宿主蚊子的寿命更长的成熟时间。然而,这项研究是在近一个世纪前使用俄罗斯蚊子进行的。
“我们的研究结果挑战了疟疾生物学这一长期存在的模型,”托马斯说。
该小组与 Anopheles stephensi和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合作,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种携带疟疾的蚊子。他们在实验室中在一定温度范围内(16至20摄氏度/ 60至68华氏度)保存这些物种的疟疾感染蚊子,以了解寄生虫的发育情况。他们还将一组对照组的蚊子保持在27摄氏度/ 80华氏度,已知疟疾传播的温度最高。
每日温度变化10摄氏度 - 高于和低于日平均值5度 - 以模拟自然条件,如昼夜变换或其他事件。
基于传统模型,估计疟原虫需要56天才能在略高于18摄氏度/ 64华氏度的温度下完全发育,这被认为是其发展的最低阈值。然而,目前的研究表明,疟原虫在斯氏按蚊中需要短短31天才能发育。在其发育范围的这个较低端,温度的变化也有助于促进寄生虫的更快发育。它们在实际可变温度条件下在18摄氏度下在27天内完全发育。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资深科学家Jessica Waite说:“我们的工作表明,即使温度的微小升高也会极大地增加人类的疟疾感染,因为寄生虫在这些较低的温度下发育得比以前估计的要快得多。”
“当温度自然波动时,寄生虫的发育速度会进一步增加,从夜间的凉爽到白天的温暖。”
韦特说,调查结果表明,生活在非洲和南美洲较高海拔地区的数百万人可能会接触到疟疾,因为气候变化会使这些地区的平均温度略微升高。
“随着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升高,例如山区周围的传染性蚊子可能会将寄生虫传播到山上,而不是过去,”她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小幅上升可能导致传播风险的增加比以前认为的更大。”